健康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资讯 > 健康知识
早期肾脏病该如何发现?如何从体检报告发现早期肾损伤的“蛛丝马迹”?
发布时间:2023-03-06作者:肾病内科浏览次数:3520

慢性肾脏病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更是高达30%。慢性肾脏病又被称之为“隐形的杀手”,研究表明,它起病隐匿,没有临床症状不等于没有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病可在体内悄无生息发展,一旦有了明显症状就来势凶猛,多数已发展至晚期肾衰竭(尿毒症期),有近一半的尿毒症患者在初诊时才发现。中国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合并症多,但知晓率和治疗率低。因此,需要加强慢性肾脏病知识普及,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尽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其实都非常重视健康状况,都会做定期体检。而体检报告里有多项检查都会对是否存在肾脏病作出直接或间接的提示,重视解读体检报告对早期发现肾脏病意义重大。

尿常规您做了吗?做对了吗?

 

 

尿常规是几乎所有的体检均会包含的检查。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人不重视尿常规的送检,每年体检时有一大半的人嫌麻烦或者觉得没什么必要而根本不留尿液标本送检。却不知,尿常规是早期发现血尿、蛋白尿等最简单、最便宜、最重要的检查,尿常规可提示是否存在泌尿系感染、是否存在肾炎、是否存在糖尿病、是否存在肝胆疾病等,千万不可忽视。

表1 尿常规化验单指标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

 

名称

正常

异常

酸碱度(pH)

4.6-8.0

(平均值6.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尿胆原(URO)

<16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疸

隐血(BLO)

阴性(-)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

阴性(-)

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阴性或

仅有微量

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GLU)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

酮体(KET)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RBC)

阴性(-)

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颜色(COL)

浅黄色

至深黄色

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另外,是否严格按照要求留尿液对检查尿常规结果有很大影响,不少体检者已经有了肾脏或尿路疾病,但是由于未能按要求留尿,例如,蛋白尿或血尿较轻者(并不意味着肾脏病也较轻),如果留尿前饮水较多导致尿液明显稀释或者未留取中段尿液,都可能导致尿常规检查结果貌似“正常”,反而造成误判。

血肌酐正常,肾功能就一定正常吗?

 

 

肾功能也是几乎所有的体检均会包含的检查。目前,各医院或者体检中心都是通过测定血肌酐来了解肾功能是否正常,但实际上血肌酐不能敏感和准确地反映肾功能。研究表明:当肾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一半时,血清肌酐可能仅轻度升高,甚至仍在正常范围内,却不能排除其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的可能性。所以有肾病家族病史患者、属高危人群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建议请肾病专科医生对肾功能进行准确判断,力争早期发现肾功能不全及高尿酸血症等肾脏病。

体检报告您解读对了吗?体检结果您重视了吗?

泌尿系超声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肾脏病的检查项目,目前几乎所有的常规体检均会包含。泌尿系结石、积水、囊肿、肿瘤等都可以通过泌尿系超声检查发现,肾内科医生还可以通过超声检查的具体描述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的慢性病变。

可惜的是,一般的体检中心很少配备肾内专科医生。他们认为检查结果基本接近正常,就未提醒患者引起其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这也是导致虽然体检了但是没有能及时发现肾脏病的很常见原因。更可惜的是,很多人做了体检后,根本不去追问检查结果,甚至有的人拿到体检报告后看都没怎么看就会直接扔进抽屉,这些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我们提醒您,在每次体检后,一定要认真查看检查结果,将体检报告拿给肾内科医生看看,重视解读体检报告,这样才能帮您早期发现肾脏病。